目前,雖然不少設備廠家推出了下一代網(NGN)的解決方案,有關的電信運營商也對此進行了相關的試驗。 根據電信專家近來的一些報告,NGN還存在不少問題,它面臨的一些主要挑戰(zhàn)是:缺乏組網方式,難以適應電信運營商規(guī)模商用;兼容和互聯尚未做到,所選用的標準還在發(fā)展之中;新業(yè)務不很成熟,業(yè)務的操作方式及手段較為復雜;缺乏可行的QoS和網絡安全方案;商業(yè)模型和運維管理的研究有待加強。
顯而易見,上述問題若不加深入探討解決,將嚴重地阻礙下一代網的進程。
癥結:NGN≠軟交換
這一簡單的示意圖原本用來表示傳統(tǒng)PSTN中TDM交換機的功能在下一代網中的一種替代實現方式。 也就是說,原來PSTN網中TDM的交換機是垂直、私有和封閉的設備功能,可以用橫向平面分離的方式采用開放、分布、標準的多個分組網元設備來替代實現傳統(tǒng)PSTN中的一個TDM交換機。這種方式為下一代網中實現IP電話通信提供了一種重要的技術手段,但PSTN中的一個網元節(jié)點設備的替代示意圖并不是整個PSTN網的替代結構,更不能說這就是下一代網的整體架構體系。
圖1 PSTN中TDM交換機的功能在下一代網中的一種替代實現方式
  但有人把這樣的示意圖理解為“軟交換網”,從而導致出現一些奇怪的現象:盡管軟交換是目前下一代網討論的熱點,然而人們對其概念仍有些似是而非。它究竟是設備概念?         系統(tǒng)概念? 體系概念? 還是技術架構?軟交換與IP電話和下一代網的關系究竟是什么?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  
      
圖2 下一代網絡體系結構圖
  顯而易見,“無網模式”的下一代網絡體系結構只能支持一個或幾個軟交換機,不僅沒有可擴展性也沒有靈活性,是不適合電信運營商規(guī)模運營的。
        
          在研討和實驗下一代網絡時,運營商應結合自身情況從業(yè)務需求和市場竟爭的分析入手,選擇新一代網絡體系架構。傳統(tǒng)運營商思考這種新的架構是否能夠提供新的業(yè)務;新型運營商探索能否以分組IP接入網絡提供話音業(yè)務。
        
          在傳統(tǒng)運營商占據了絕大部分“最后一公里”銅線資源的情況下,新型運營商須尋求新的市場策略和相應的技術,依靠全新接入手段,才可能與傳統(tǒng)電信運營商在本地網上展開競爭。從業(yè)務角度講,提供語音、視頻和數據綜合業(yè)務將是在本地網業(yè)務競爭中須具備的基本條件。因此,選擇IP和IP電話技術逐步地進行下一代網絡建設是有充分理由的。也只有提供了其它電信運營商通過銅線所無法提供的綜合業(yè)務,新型電信運營商的本地網才能有競爭力。
      
 
         首頁 >
  首頁 >  
			  
			  
			  
			  
			  
			  
		  
		  





